當大數據遇上醫療,到底會產生怎樣的火花?11月28-29日,2015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峰會暨智慧醫療專家委員會年會在京召開,來自醫療界、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,暢聊醫療大數據激起的改變以及日后的無限可能。
貴州省衛計委衛生信息中心主任嚴剛:建起國內首個大數據中心
國家發改委于2011年提出三個云平臺試點,貴州省是其中之一(另兩個省為浙江和黑龍江,編者注)。作為經濟欠發達的省份,貴州正借力互聯網將劣勢變為優勢。云平臺的搭建實現了兩種可能:一是通過基礎數據庫的高度共享,實現數據的集中;二是直接在省級平臺開展業務,實現基層醫療機構的規范化管理。
針對醫療信息化建設,按照規劃,“十三五”期間貴州省將重點從三個層面開展工作:一是智慧醫療,通過信息平臺支撐的協同平行建設,解決服務能力的問題;二是通過結合“互聯網+”,對社會第三方開放資源提供服務;三是率先建立遠程醫療的技術服務體系,并做一些深化和細化。
上海市兒童醫院院長于廣軍:大數據不是一個“標簽”
我覺得我們現在談的大數據,更多是針對目前信息化的時代發展,它的信息采集范圍擴大,是一種全自動的、全流程的采集。我們關注的大數據,一是全,全樣本,區別于原來的統計、抽樣調查,是全流程、全生命周期的;二是多,內容多元、數據多態;三是快,采集、存儲、處理,在線實時,有時效性;四是聯,內部干練、外部關聯分析??傊?,把整個數據集合起來會有更高的價值。
我們做醫療大數據研究的時候,遇到三個難點:一是上海的數據來源于多個系統,如何整合多元異構的數據;二是這些大數據怎么形成知識庫;三是對這些大數據的價值如何進行有效挖掘和利用。
大數據的研究不是沙里淘金、大海撈針,而是提高我們分析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不是說我有大數據一定會產生奇跡,而是扎扎實實地從現實中解決我們實實在在的問題。不僅是數據本身,很可能可以帶動外部的相關專業的發展。我覺得大數據的前景是比較燦爛的,但是近期的期望也不能太高,關鍵是怎樣提升數據的價值。
湘雅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馮嵩:提升數據利用度
湘雅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已有20多年,積累了大量的數據。一是我們的數據面非常全,從病例檢查到固有環節的檢測,二是量非常大。我們檢查檢驗的影像報告,整個His現在是200多G,電子病歷也有接近400G的數據在里面。
中南大學做的大數據項目分三個層面:一是目前正進行的部分工作——數據中心建設,我們和中國移動合作,當時整個規模計劃做到1000多的服務器;二是大數據中心建設,主要是數據集中的問題,包括數據的規范、多點結構數據的采集、數據的存取分析,還有數據檢索方面的研究;三是我們做大數據的應用,現在做得比較好的是慢病管理。未來我們準備做運維,對藥商、保險,包括其他的廠家提供一些數據源,為他們做科研提供數據的支持。
北京協和醫學院醫院管理處處長王海濤:大數據與現代醫院管理創新
大數據的核心是通過認知和磨合對數據進行管理,能夠使用,產生價值。數據不少見,但是真正能夠使用的大數據卻是通過模型建立的?,F在的活動從外延看到核心,變成了大數據驅動的模式。
北京在公立醫院管理層面,大數據應用層面做了很多工作,統一規劃、統一標準、統一實施?;旧显诠芾韺用媸崂砥饋?,但沒有走到臨床管理層面。作為醫療機構間的競爭,著力于病源、成本、服務三個競爭要素。醫院如何用好大數據,在三個層面上做好工作很重要。
金山軟件CEO張宏江:云計算推動未來醫學發展
金山云和醫療業的幾家IT運營服務提供商,正一起打造云平臺,逐漸將現有的醫療體系搬到云上去。第一步是數據的備份,隨后進行歸檔,下一步是IT的災難恢復,但這不是一個實時系統。
我們提到互聯、協同,真正做到智慧醫療還得可以及時預防和實現醫療的普及。要做到這一點,從IT角度看有三方面:一是大數據的分析;二是移動設備的普及;三是云的架構替代目前的IT架構。